3月31日,晨光熹微,天色朦胧,时钟的指针即将指向早上7时,正是家家户户准备早饭的时刻。宜宾市南溪区裴石镇新建村养殖户严瑞华的家中却尚未来得及升起炊烟,他与老伴并一双子女,已经在家门前的虾田里忙碌了两三个小时。

只见十多亩宽的水田里,间隔有序地插着许多竹竿,每根竹竿上都捆缚着捕虾的地笼。严瑞华和老伴用木板作船,放上三两个大盆,循着竹竿的踪迹起虾。每至一处,待解开竹竿上的绳套,将附着在地笼上的浮萍、淤泥等杂物清洗之后,严瑞华便一把拎起地笼,将小龙虾尽数倾倒在大盆之中,又将空地笼捆缚在竹竿上。

霎时,活蹦乱跳的小龙虾在盆中闹作一团,挥舞着两只大钳子企图四处逃窜,悉悉索索之声不绝于耳。严瑞华和老伴眼疾手快,迅速挑选出个头大、品相好的大中虾,又将还未长成的小虾放回田中。如此循环往复,几只盛虾的大盆便满满当当了。


(资料图)

此时,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严瑞华一家结束了起虾。父子二人麻利地将小龙虾分箱装车,由儿子驾驶三轮车运往南溪区特种水产养殖协会进行销售。严瑞华初略估算,今日起了13亩虾田,400斤小龙虾当不在话下。

“每天早上我们四点钟就起来起虾,然后用三轮车拉到协会。协会负责收购外运,我们就不用愁销路。反正你有好多小龙虾,协会都全部收了。”严瑞华告诉笔者,今年是他发展稻虾养殖的第三年,自己养殖的60多亩小龙虾长势不错,正月里便已陆续上市。

相比全国其他养殖主产区,南溪小龙虾几乎提早一月上市,形成了独特竞争优势,今年最高售价每斤达到近80元。如今随着气温不断回暖升高,小龙虾的长势愈发快,产量亦不断攀升,价格有所回落,不过售价仍可达到每斤30-4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养小龙虾比干其他利润要可观点,价格基本都稳定得到,而且今年的行情比往年还要好一点,一亩收入大概在5至6千元,一年下来毛收入在40万左右。”严瑞华说道。

据了解,稻虾养殖是将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有效结合,既能保证粮食产量,又能提高农户经济收益,实现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双丰收。

近年来,南溪区裴石镇采用“大园区小业主”模式,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协调土地流转、密切联系南溪区特种水产养殖协会等方式,实现连片虾田规模化养殖,保障养殖农户产品有销路、收益有保障,有效调动农民养殖积极性,带领农户脱贫致富。目前全镇已发展1100亩稻虾养殖核心区,主要分布在新建和文化社区两个示范点。

“现在稻虾养殖的效益比较好,农户养殖的积极性比较高。目前我们新建村的产业主要以稻虾为主,全村稻虾养殖规模达到800多亩,带动农户40多户,每个养殖农户每年至少增收7至8万元。”南溪区裴石镇新建村综合专干张正芳告诉笔者。

据悉,裴石镇还将通过实施基层“党建+产业扶贫+文化旅游”工程,把养殖农业与旅游观赏、垂钓体验、餐饮娱乐等服务业深度绑定融合,锚定美丽乡村发展理念,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文/图 李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