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炒蛋、红烧鸡块、红烧肉、青椒肉丝……每天中午,德清武康街道祥和未来社区的老年食堂飘荡起饭菜香,家住附近的老人们早早排起了长队,按秩序打饭就餐。这是今年6月新开张的“乡贤食堂”,由武康街道乡贤参事会参与建设和运营,现场的志愿者中也有不少热心乡贤。


(资料图)

“现场可就餐的位置达60个,但目前每天接待食客230余人次,因为座无虚席,不少老人选择打饭回家吃,解决了他们做饭的难题。”武康街道乡贤参事会副会长杨阳说。

作为武康街道的新乡贤,杨阳聚焦“一老一小”民生关切,不仅是乡贤食堂项目的重要发起人、筹备者和运营者,还是武康街道千秋社区东野书房专职管理员,积极组织阅读分享、读书沙龙、专家讲座活动,努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乡贤微公益”撬动社区大变化

“武康街道的老龄化比较严重,一直以来,社区食堂的呼声很大,今年4月,街道乡贤参事会领办了这个项目,经过2个月的筹备,乡贤食堂正式对外营业。”杨阳告诉记者,乡贤食堂由乡贤负责经营管理,部分食材也由乡贤进行供应,有效解决了很多社区食堂所面临的经营困难的问题,实现食堂的长期可持续运营。

乡贤食堂开业后,“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爆,所需人手也越来越多,为了节约成本,不少乡贤加入其中,利用空余时间充当食堂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打饭、结账等辅助服务。

随着食堂的逐步发展,乡贤食堂将打造食堂和家庭相结合的模式,未来在食堂将举办更丰富的美食活动,让社区居民在小食堂中感受爱心服务。接下来,社区还将推动就餐服务与养老领域相结合,进一步延伸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链”,提升社区品质。

新乡贤作为基层治理中的人才资源,是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桥梁。近两年来,武康街道以乡贤参事会为载体,深入实施“新乡贤+”基层治理模式,通过开展乡贤议事,汇集民声民意。今年,共有27名乡贤领办项目7个,包括“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游子文化传承”等项目。

假日里,春晖公园北门附近的游子咖啡馆座无虚席。店门口“喝咖啡,一块做公益”的宣传板吸引了不少市民。据了解,该咖啡店由乡贤屠春生等人合资,门店每卖出一杯咖啡,就会有一元钱存入公益账户,这些善款将流向困境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新乡贤+公益”的举措,让社会温暖传递,也奏响了文明实践主旋律。

此外,“爱心义剪”、暖心“四季集市”“乡贤食堂”等“乡贤微公益”的点亮,让武康街道各行各业的乡贤各展所长、共同参与其中。武康街道党工委委员舒晓曦介绍,目前,街道共收录新乡贤人物画像120余人,通过建设“乡贤榜”“乡贤墙”等文化阵地,激发乡贤力量,在社会掀起基层治理新风潮。“接下来,武康街道将继续调动知联会、新联会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助力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实现社区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新乡贤助力打造高品质文化生活圈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暑假期间,武康街道千秋社区东野书房传来朗朗读书声,走近一瞧,杨阳正带领社区孩子们学习孟郊的《登科后》。在他家里,有五千余本藏书,涵盖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十几年来,他潜心写作,出版发行了《肯干胜于能干》等作品,总计创作20多万字。

作为武康街道乡贤参事会成员,杨阳利用自身所长,积极号召乡贤组成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充分发挥东野书房阅读阵地作用,通过读书沙龙、网络阅读活动等形式,与居民交流读书心得,培养居民阅读习惯,不断强化“游子文化”的全民阅读品牌建设。“在东野书房周围,我们打造了高品质文化生活圈,设置有对外开放的篮球场和足球场,依托现有的文化阵地,开展多项文化、体育活动。”

“经过调研,我发现部分乡村学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对阅读引导较为欠缺。因此,我计划推出儿童阅读实践系列活动。”这几年,杨阳时常下乡开展读书分享会,带领乡村儿童进行“21天习惯养成法”读书打卡活动,以此推进阅读常态化、长效化。

为了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杨阳坚持每月组织并参与阅读分享、读书沙龙、专家讲座活动,短短五年的时间,读书会新增四百余人。“读书风气不仅要在学校营造,更应该惠及社会和家庭。在杨阳的带动下,群众的阅读兴趣高涨。”武康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立说道。

随着杭州亚运会的临近,东野书房也成了亚运宣传阵地。“我们在活动期间向市民介绍杭州亚运会的相关情况,邀请精通英语教学的志愿者进行亚运主题的外语教学,让民众在享受阅读之趣、体育之趣的同时,关注、走近杭州亚运会。”杨阳说。


关键词: